中国包装网 - 包装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要闻 | 纸业行情 | 会展动态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企业动态 | 名企跟踪 | 业界人物 | 市场行情 | 塑料行情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纸业行情 > 过度包装太浪费!杜康、小糊涂仙等被点名,公司回应
P.biz | 商业搜索

过度包装太浪费!杜康、小糊涂仙等被点名,公司回应

信息来源:baozhuang.biz   时间: 2022-11-11  浏览次数:11

  早在10多年前,国务院就曾发文整治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但是,如今,一些商品问题仍然存在。

  5月9日,红星资本局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获悉,根据其公布的2020年上海市酒类商品(过度)包装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贵州小糊涂仙酒业有限公司等厂商生产的酒,被查出不合格。即上述酒商生产的酒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

  有专家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称,过度包装旨在通过更奢侈的包装,使产品看起来更高档,从而卖出更高的价格。与此同时,有专家指出,随着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等多方介入,这一现象将会得到改善。

  哪些产品存在过度包装?

  92批次产品中,郎酒等4款酒上榜?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显示,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生产、销售的酒类商品(过度)包装进行了监督抽查,共计抽查92批次产品。此次主要对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进行了检验。

  根据《2020年上海市酒类商品(过度)包装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包括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国典酒、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凤酒、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五粮红浓香型白酒等88批次产品均符合相关标准。

  备受关注的是,江苏蓝花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瓷原浆酒(V50)(规格型号500mL、生产日期/批号为2018-08-28//)、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生产的郎牌特曲浓香型白酒T6精英版(规格型号500ml、生产日期/批号2018-09-11//)、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杜康1号酒浓香型白酒(规格型号500ml、生产日期/批号2018-04-19//)、贵州小糊涂仙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糊涂仙酒(典藏)(规格型号500ml、生产日期/批号2019-10-13//)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2020年过度包装上榜酒企

  据了解,“包装空隙率”是指商品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商品销售包装体积的比率。

  根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饮料酒的包装空隙率≤55%。另外,根据规定,当内装产品所有单件净含量均不大于30ml或30g,其包装空隙率不应超过75%;当内装产品所有单件净含量均大于30ml或30g,并不大于50ml或50g,其包装空隙率不应超过60%。

  不过,上述包装空隙率不合格的酒,其空隙率到底是多少,上述并未详细公布。

  4家公司咋回应?

  蓝花瓷称“已下架”,郎酒表示“要了解”

  上述包装空隙率不合格的酒商,对此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红星资本局今天联系了上述4家酒业公司。

  “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个函,告知了我们生产的酒存在过度包装。”蓝花瓷酒业公司的法人代表邵以利今天告诉红星资本局,上述酒确实是该公司生产,不过,他也是第一次听说酒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据其透露,该酒当时被查出来有几箱,“我们收到函后,就要求商家对其下架了。”邵以利表示,该公司以后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坚决杜绝过度包装问题的存在。

  根据其官网显示,蓝花瓷酒业公司始建于1982年,现有职工800多人,年产白酒近万吨。

  另外,郎酒表示“需要了解”。截至发稿时,红星资本局暂未联系上其他两家公司。

  整治多年为啥仍存在?

  专家认为“只是阶段性产物”

  红星资本局查阅发现,其实,早在2009年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商品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导致商品价格虚高,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助长奢侈腐败现象。但是,10多年过去了,为何至今仍有部分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呢?

国务院办公厅相关通知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有部分酒仍然存在依靠包装“唬”人,让消费者愿意为非品牌产品或者品牌非主力产品买单。在他看来,其过度包装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更大或者轻奢的包装使产品看起来更高档,卖出更贵的价格。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向红星资本局分析称,白酒是中国传统民俗社交文化的载体,在包装审美层面要迎合喜庆、尊贵等社会风气,因此包装就容易通过堆砌相关无用的材料与工艺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大量的品牌本身品牌力有限,特别是一些高价白酒,必须要通过复杂与昂贵包装来增强产品的溢价能力,从而提高产品价值感与售价,满足销售的需要。

  在蔡学飞看来,随着理性消费意识崛起,消费审美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过度包装的追求正在不断改善。“不过,要改变这一状况,还需要相关协会与地方机构去引导消费者‘简化包装、喝好酒’的观念。”蔡学飞认为,过度包装只是阶段性的产物,会慢慢随着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介入而得到改善。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李晨

  编辑 杨程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包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