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好友余文乐祝彭于晏早日脱单。看到新闻,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广大女粉丝,纷纷表示可以帮忙脱单;愁的是广大单身汉,脱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当然了,想要给自己真的脱单,并不是随口说说就可以,除了机缘外,还得有打动人心的“华丽包装”。
其实如何脱单就像产品营销一样,得有一个打动人心的营销文案,给自己树立一个正面形象,让别人真正地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到最后甚至是认同你。
因为单身的人那么多,各式各样人,如果你没有点特殊的,别人真的很难记得你,很难对你有印象,更别说进一步发展了。
就好比一个平淡无奇的广告,你能记得它是因为什么原因?可能大部分原因是它的播放次数比较多,而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走心。
虽然有些广告虽然没有很强的画面感,却凭着打动人心的文字内容,让大众所熟知,所认同,最终形成自己的企业品牌。
拥有15年广告从业经验的空手在《传奇文案》一书中指出,对产品的营销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字、几篇文章,而是要对市场策略进行高度提炼,是对企业品牌的精准表达,更是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捕捉。
所以时至今日,脱单不再是靠媒人婆的吹擂,而是得拿出你的真材实料,在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前提下,让别人了解你,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价值观,是否值得托付一生等等。
一、走心的“外包装”,让人惊鸿一瞥
有首歌的歌词是: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能在茫茫人海中,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无疑是幸运的。不过大部分的感情都是在后天的不断接触中慢慢培养和建立的。
那是不是就说不需要外包装了?
可以很肯定地说,外包装是肯定需要的,而且这个外包装一定要走心,能让人产生深刻印象,有去了解你的欲望。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曾经的饮料界大佬“王老吉”,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营销语:“怕上火,喝王老吉。”
有了这句广告语的加持,王老吉的销售在往后几年都处于上升态势。
所以一句走心的文本再配上一个红色好色包装,的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一直以来,红色罐装的王老吉销量都要比绿色纸盒的高。
那么平淡无奇的你又应该如何给自己做一个走心的外包装呢?
试想一下,如果在不了解你实际情况下,盲目地对你进行吹擂,你觉得最终结果会怎样?其实并不会帮你营造出一个良好形象,相反,还很大机会让你形象垮台,让人觉得你并不靠谱。
所以就像商品营销一样,一个走心耳朵外包装就是一个走心的文案,非常重要。
通过这个走心的文案,给别人留下惊鸿一瞥的印象,别人才能有兴趣去认识你,去了解你,去认同你。
二、打动人心三部曲:认识、认知、认同
全球知名矿泉水依云,凭着一句“live young”成为名列世界500强品牌,这其中成功的营销文案占了很大一部分。
有人说:写文案的人挣钱真的很容易,一句话或者几篇文章就能轻轻松松挣好多。
但其实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或者是一份经典的广告营销策划案都蕴含了很多人的智慧,大量的工作......
就像依云矿泉水这个品牌的广告语“live young”就包含了很多:有依云水的品质、依云水的营销方向以及依云所传递的价值意义。每一部分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分析、总结。
“live young”的第一层意识是依云的品质很好,富含各种矿物质,能让人保持年轻、活力状态。
第二层意思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除了年龄外,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活出年轻心态,获得积极的生活方式?生命在于运动,所以运动是一种。而我们对时尚你的追求也是心态年轻的一种表现,一些娱乐方式,如音乐舞蹈都是心态年轻的表达。
第三层是打造出一个形象化载体,不仅让消费者印象深刻,还能传达出品牌价值。
所以一个成功的广告语既传达出产品的性质,也能传达出产品的内在含义,也能传达出产品背后的企业文化。
回到脱单上,很多时候,媒婆只会用最浮夸的词语来形容你,却没有在了解你的基础上总结你的优缺点,突显你的个性,因此你需要一个能打动人心的外包装。
应该怎么做呢?
想要脱单的你,可以来看看《传神文案》中提到的文案三部曲:
首先,要让相亲对象认识你,知道你是谁,那对你的文字表达就要有别于其他人,将你的特点要总结到位,让别人能记住你。
例如你很高大帅气,那在形容你的时候就要换一个不一样的词,可以表达成与某个明星或者某个电视人物有一样的身高样貌,或者比他出色之类的,通常打破常人的思维去表达,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度,免得适得其反。
其次,传达出你的正向价值观。想法、意念可以有很多,但内在的价值观系统必须是正向的。
例如在聊天过程中,你得传达出你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对于家庭责任的承担,对于工作和生活是抱着怎样的心态等等,你都要通过话语去传达出来,当然不能为了脱单而打造一个虚假的人设。因为价值观是内在的,长期交往后,对象会很大机会知道你到底是怎样的人。
最后,想要快乐脱单最重要的肯定是对方要认同你。
认同并不是因为你甜美的话语,或者是打造出来的人设,而是你的内在吸引着对方,让对方倾慕你。
以上这三步和产品营销是一样道理的,如果没有认识、认知、认同这三个过程,那脱单或许真的会变成遥遥无期。
结语:
脱单是一项大工程,就跟产品的销售是一个道理,如果只是想纯粹地卖出产品,这并不是长远的发展之计。
就像那些感情深厚的夫妻,大部分都是灵魂和价值观契合的,彼此间相互吸引,认同。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