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双11”,快递这两天陆陆续续送到了家。满心欢喜拆开层层包裹的商品时,很多人也忧心,这些快递包装垃圾最后都去了哪里?快递行业“绿”到什么程度了?
快递包装垃圾处理仍是难题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双11”当天,仅天猫的订单就达12.92亿件。事实上,从2012年的56.9亿件,到2018年的超500亿件,近些年我国快递单量快速增长。业内人士预测,2019年快递单量更将突破600亿件。快速增长的快递单量背后,是快递包装垃圾的爆发性增加。
快递包装主要以瓦楞纸箱和塑料袋为主。通过从业者估算以及抽样称重,纸箱类包装废弃物只有不到5%被重复使用,更多的纸箱是被回收,约占80%。
然而从环境角度,业内人士更建议纸箱重复利用,而非回收。回收的话,纸箱的处置链条会变长,纸箱粉碎成纸浆重新生产的过程中,仍然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
快递行业全面“变绿”不容易
事实上,随着快递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包装、配送、回收等各环节都已经有了一些举措。
如“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在快递收发点设置了回收箱,鼓励居民将完好的纸箱送回,促进循环使用;两联电子面单正在替代原有的四联手写单,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介绍,目前行业内电子面单普及率超过90%,用纸比原来节省至少40%;给胶带“瘦身”,缩减胶带宽度;以大颗粒气体填充物代替小颗粒填充物;推出“可降解”包装袋等。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仍存在一定难度。如用户配合意愿低;快递网点回收存储不便;过度包装常见;可降解塑料袋成本高,降解效果待验证。
盼出台强制性标准
针对这些快递行业“变绿”的瓶颈,业内人士建议细化行业标准的同时,利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快递的新业态。
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倪垚认为,目前国内针对减少过度包装、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率等政策法规,“均以倡导为主,缺乏相应强制或激励性政策,造成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包装绿色化革新动力(310328)不足。”“当前阶段我们暂无快递行业包装环保标准,不少快递袋来源不明,生产过程污染严重。”
此外,有关专家建议,建立包装材料回收机制和循环使用体系,鼓励探索新的快递业态。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