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 - 包装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要闻 | 纸业行情 | 会展动态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企业动态 | 名企跟踪 | 业界人物 | 市场行情 | 塑料行情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包装技术 > 椰树椰汁新包装摊上事,“丰胸神器”被质疑虚假宣传,同行上市公司已亏成*ST
L.biz | 商业搜索

椰树椰汁新包装摊上事,“丰胸神器”被质疑虚假宣传,同行上市公司已亏成*ST

信息来源:baozhuang.biz   时间: 2019-12-06  浏览次数:15

  还记得那位

  包装奇葩、广告辣眼

  的椰树椰汁吗?

  最近

  在它再次更换新包装以后

  终于摊上事了……

  1

  广告、包装被吐槽多年

  椰树椰汁涉虚假宣传被调查

  红黄蓝白黑,颜色一定要够多!怎么大块怎么来,文字色块还必须醒目!关键词数量还不能少,空间就得充分利用……一直以来,椰树椰汁“特立独行”的包装都是不少人吐槽的对象。

  不过这次,椰树椰汁新换了2019年新包装,在“大胸美女”风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有说法称其在文案中将产品定性为“丰胸神器”,被质疑虚假宣传。12日消息,当地工商局称情况属实,正在调查中。

  金妹儿走访了一下附近的商场与超市,虽没有发现前面提到的“大胸美女”包装,但网友透露,椰树椰汁这种广告风格由来已久,并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包装版本。

  《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随后有消息称,椰树集团工作人员13日回应表示,公司从未宣传过有丰胸效果,都是网友找茬。

  而目前椰树集团官网上显示的文章中,虽没有直接“丰胸神器”的说法,但仍将不少宣传重点放在“促进少女发育”的说法,没有直接找到“丰胸神器”。

  事实上,从多年前起,椰树椰汁就曾因其广告、包装等的特立独行,受到过各路吐槽。

  回看椰树椰汁的广告和包装,要么直白“每天一杯,白嫩丰满”,要么双关“从小喝到大”……似乎总是离不开那一亩三分地,老要在“胸”上做文章。

  如此一来,网友们的吐槽也并非没有道理:明明是靠味道好出名的饮料,为何广告非要走这种辣眼睛路线?

  实际上在2008年,椰树集团还曾因广告涉嫌欺骗性有奖销售,被列入当年吉林省工商局的“2008年打假维权典型案例”之中。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2

  椰树丑哭却赚钱

  上市公司椰岛亏成*ST

  虽然美女路线的广告饱受质疑,但椰树大色块的“山寨风”包装设计,倒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2016年7月,为了抵制市场上出现的仿冒品,椰树牌椰汁更换经典包装,而变为被网友称为“广告牌”的新款椰树牌椰汁包装,不管是245ML的纸盒装还是罐装,包装一面在红黄蓝三原色相间的背景上统一印着一组长达37个字、涵盖产品所有特征的广告语。

  而这种醒目的“山寨风”设计,也确实起到一定提高辨识度的作用,只可惜山寨也很快跟风,逼得椰树椰汁在特立独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或也是凭借于此,虽然椰树椰汁处在各路“山寨”的围剿下,但赚到的钱似乎依然不少。

  根据椰树大boss王光兴此前的说法:集团订下的目标是“十二五”完成60亿元产值,到“十三五”产值超过100亿元。

  其实在A股中,还有一个上市公司——海南椰岛(60023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之一就是椰岛牌椰汁。

  这位椰岛椰汁(*ST椰岛,600238),虽然与椰树椰汁仅一字之差,还是A股上市公司,境遇却是连年亏损,如今已然披星戴帽,流离在退市边缘……

  根据其此前发布的《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因2016、2017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其股票已于2018年4月2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值,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

  为了保壳,*ST椰岛今年也不得不祭出大招,试图靠卖楼卖子公司股权扭亏。

  1月31日晚,*ST椰岛发布业绩预盈公告显示,2018年度预计盈利4000万元到5600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而实现扭亏为盈,与此前*ST椰岛以4亿元卖掉自身办公大楼及子公司60%股权进行保壳有关,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亏损2.08亿元到亏损1.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还曾有报道称,*ST椰岛2018年在央视上至少投放了2.8亿元以上的广告,后来该消息被椰岛相关工作人员否认,并表示具体金额因为签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

  事实上,*ST椰岛早前还曾有过“保健酒第一股”的称号,却因为2015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发现在酒中违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导致业务遭受重创。

  对比一下,虽然椰树椰汁包装“丑”,但其的确凭借味道和品质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可如果椰树因为目前“优势很大”就继续跑偏下去,将重心从味道往“虚假宣传”上转移,未来能走多远就越来越令人担忧了……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罗浩斐 律师

  联系电话 18628017105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投资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包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