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牙齿的清洁一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毕竟自从童年时期换过一次牙齿以后,这套“利器”就要陪伴我们一生的时间。以前的人用盐来对牙齿进行清洁,后来有了牙刷和牙膏,牙齿的清洁工作更加彻底。到了现在,对牙齿卫生比较讲究的人不仅每天刷牙,还会使用牙线来配合进行牙缝的清洁,甚至有不少人用上了“电动牙刷”。
那么在各种清洁牙齿的手段中,“牙膏”其实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牙膏,从几块钱到几十块,几百块,不少牙膏商家声称自己的牙膏有“美白”,防蛀牙等功效,还会添加中药成分。那么牙膏真的是“越贵越好用”吗?其实也不尽然。据专业人士介绍说,牙膏的选择其实未必“一分钱一分货”。
牙膏最早的存在是为了增加刷牙时牙刷和牙齿之间的摩擦力,将牙齿上的牙菌斑刷掉,在刷牙的短短两三分钟内,即使再贵的牙膏都很难真正达到什么“神奇功效”。反而有些牙膏如果在包装上看到含有“这行字”,还可能对身体有损伤,打折也不要买,以免家人长期使用会闹病。
1、月桂基硫酸钠
这种物质的添加其实是为了在刷牙时产生的“泡沫”,因为多数人都在潜意识里觉得“泡沫多才刷得干净”。然而,这种物质的添加正是引起家人口腔溃疡等炎症的“帮凶”。现在大部分的牙膏为了增加泡沫都会有这样的物质添加,我们在选择时应该擦亮眼睛,看到配料中有“这行字”,尽量别买。
2、染色剂、调味剂
牙膏厂商为了取悦小朋友,会把牙膏做得好像糖果一样五颜六色,还会有甜甜的味道,还有不少成人牙膏会自称添加了什么植物,其实就是在牙膏中使用了染色剂和甜味剂。它们的添加会对家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有小朋友会因此“误食”牙膏。长期使用这样的牙膏容易让家人脑病,打折也别买。
3、三氯生
虽说牙膏并不是越贵越好用,但也不是所有便宜的牙膏都一定朴实好用。不少廉价牙膏中会添加三氯生,作为抗菌物质使用。但是权威机构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含有三氯生的牙膏,会导致儿童的骨骼发育出现问题,还会导致孕妇早产,所以购买时一定要选择仔细,避免在配料表中看到“这行字”。
以上这些成分虽然在适当范围内使用是符合商品检测规定的,但家人长期使用还是容易有患病的风险,所以若是买牙膏时在包装上看到“这行字”,尽量避开,打折也别买。